查看原文
其他

活动回顾 | “书香外文·经典阅读”第四期读书分享会

华南师大外文学院 党团学工作服务中心 2024-05-02



“书香外文·经典阅读”第四期读书分享会

圆满结束啦!

新的一期读书分享会中

各位读者们又有哪些思想上的融合和碰撞呢?

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下吧!

 2021 · 书香外文


书籍简介

《夜》是一本由作者埃利·威塞尔(Elie Wiesel, 1928~2016,1986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美籍犹太人作家和政治活动家)结合自己15岁那年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亲身经历,用回忆的方式向世界展示了面对德国纳粹的残忍虐待和屠杀,犹太民族所遭遇的苦痛经历和死亡的书籍。这本书也突显作者“关于大屠杀的记忆”的写作主题,被看作是“大屠杀活教材”,充分展示作者通过写作“把个人的关注化为对一切暴力、仇恨和压迫的普遍谴责”的思想。






主讲老师


凌海衡,华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西方文论、比较文学与文化;出版学术专著一部,在《外国文学评论》、《文艺研究》、《外国语》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十数篇,主持并完成省社科项目和教改项目若干。





No.1  教师分享:书籍介绍



活动开始后,凌老师首先向同学们普及了关于作者的个人经历、家庭背景、社会环境以及写作原因,为同学们更深入了解作者的写作思想提供了比较全面的资料。在做好对作者的基本介绍后,凌老师为同学们梳理了这场大屠杀的时间线、书中的人物、情节等,并以照片的形式向同学们展示当时的婴儿们备受摧残的真实经历,让同学们对书中的悲惨的世界多了几分理解与同情。另外,对于一些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以及精彩的片段语句,凌老师也细心地为同学们做出整理和分享,而同学们也在凌老师的讲解中对这本书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2021 · 书香外文




No.2  师生互动:读者交流


在听完凌老师的生动讲解后,同学们也积极地分享了自己的阅读感受:从探讨作者的写作视角、写作手法到书籍主题;从交流阅读心得、情节赏析到情感共鸣。在分享过程中,不少同学都因为这沉重的主题和书中人们悲惨的遭遇而几度哽咽,他们跨越时间和种族与作者、当时的人们共情,这也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温度与同学们情感的饱满。


沉重之余还有思考:有的同学在这段历史看见了悲痛又不止于悲痛,更是提出了历史对现代的价值与思考;有的同学在思索着关于上帝、宗教和信仰之间关系,提出对于神教的质疑和反思;也有的同学在这场毫无人性的大屠杀中看到了情感和理性的较量,从中找寻人性的光辉和温度。


凌老师在听完同学们的分享之后,也毫无保留地为同学们消除不解和迷惑,并坦言他也从同学们的分享中收益良多。最后,凌老师针对同学们讨论得比较热烈的话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这也为同学们提供不一样的阅读观感和角度。许多同学经过交流和聆听后都表示对这本书籍有了新的体会,并获得许多书籍以外的思考。

 2021 · 书香外文



No.3  读后有感:精彩书评



同学一:

在听了老师的阅读引导和同学们独到见解后,我最大的感悟是人性的光辉和历史的反思。二战的残酷事件让许多人对这个世界失望,而许多年过去,在今天其实我们的社会仍存在纷争与矛盾,残酷与不公。在这个大时代的环境下,文学让我们能够回到从前的时代,让我们反思,让我们不用亲身遭受痛楚便看到这个世界的背面。正如昨晚的讨论,虽然令人心痛令人绝望的事它一直存在,但是人性的光辉也与之并存,它是黑暗中的一丝光亮,正是在至暗时刻,那看似最不起眼的那点慈悲与大爱更显得尤为珍贵。

 2021 · 书香外文


同学二:

Night作为Elie Wiesel,这名Auschwitz亲历者的memoir,真实地再现了二战纳粹迫害犹太人的惨状。其中的严肃性和真实性于今天的意义,或许就在于唤起人们对“沉重”的思考,在于“不忘记”,在于不再让历史重演。正如Wiesel从集中营被解放后立下誓言,“never to be silent”,唯愿我们都保有正义和勇气,守护和平,never to be silent.

 2021 · 书香外文


同学三:

I was really impressed by the plot of the violinist and felt really sorry for him. In fact, art is usually marked by a country’s culture or core value. it will certainly bring the ideology of a country with it. However, in my opinion, the arts shouldn’t be a tool for spreading the ideology. Like the Cold War era, the America and the Soviet Union extended their conflict to the field of civilization. They created many films or book for the purpose for ideological attack. It seems like a flourishment in art, but I don’t think so. The purpose of art should and only should be for appreciating the beauty. As Nietzsche says, art is an affirmation and blessing of life, it deifies life. Art belongs to all humans. It doesn’t matter with whatever countries, whatever race and what ever peoples. The Nazis’ action was in fact a kind of monopolization of art. It prevented Jews to pursue beauty. And I cannot imagine how crucial it was to exploit the right of a violinist to appreciate art. At the end, he died before he finally played out the Beethoven concerto. It was a free soul. It was a exclaiming for extreme beauty.

 2021 · 书香外文


同学四:

起初对黑夜这本小说读完之后,我的感受是十分的悲痛,十分的惊悚。虽然我也能感受到其中作者想要去歌颂的人心,但我是以一种作者通过这种些许流露的人性来悲观的看待这个创造有神的世界,以及去看待这种宗教信仰的破灭。但昨天晚上在听了凌老师的分享后,我重新以一种人性的眼光去搜索这部小说中流露的人性,被深深地感动到,对神性的失望,对人性的期望,或许才是这部小说的真正想表达的东西吧!对人性的希望,也许激励了作者去创作这部小说,也让我们看到了,人就是人,人非理性,人是一种有情感的动物,父与子之情,母与子之情,各种各样的场景交织掠过我的眼前,也是打动人心的另一个角落。

 2021 · 书香外文


合影留念


在这次的读书分享会中

同学们不仅有独特的见解和分享

更有着由书及人,由历史到当下的思考

也许这就是阅读分享的魅力和独特。

书香外文,经典阅读,精彩不断,

我们下期再见!





图文来源:党团学采编部 涂咏珊

图文编辑:党团学采编部 江南玥

审核:陈春菲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